環保之風過后,這個冬天更加寒冷
添加時間:2017-08-31 點擊量:4175
自去年初,中央成立環境督察小組以來,至今已進行了三次全國環境督察行動,并對出現的環保問題進行“點評批評”,尤其是各地經過2016年冬季供暖后,民眾對治理環境污染的呼聲越來越嚴重,直接加快了環保部門對環境治理的步伐。同時環保小組對于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直接實行“一刀切”模式。
自今年8月份開始,各省份為了應對環保部門的督察,都采取了各種措施,其中不乏大量企業直接面臨“關停”的困境,尤其是河北,直接下發文件要求采暖期化工企業“無條件”減產50%。從中央和環保部的表態和實際動作來看,今年的環保督察的重要程度、嚴厲程度前所未有,顯然不是來得快去得快的“雷陣雨”,而是持續不斷的環保“風暴”,并且這場風暴的高潮可能仍未到來。
受環保之風的影響,今年自四月初以來,中間體及原藥已出現供貨緊俏的趨勢,而價格亦開始抬頭,當制劑企業都期待八月份原藥價格回落之際以備囤貨冬儲的時候,原藥價格已經出現毫無征兆的“瘋漲”現象,據***近原藥價格來看,只有吡唑醚菌酯價格下跌,其它如甲維鹽原藥、啶蟲脒原藥以及三唑類******劑等原藥漲幅都比較明顯,而***關鍵的是,即便漲價,也是有錢沒貨。
面對愈來愈烈的環保壓力,除了化工廠的減產甚至停產,制劑企業也開始坐立不安,對于明年的布局,很多廠家心里都沒底,一方面今年不像往年那樣原藥價格會有回落空間,今年漲價已成必然。另一方面新的農藥條例下來,對企業生產以及新產品的登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在兩面夾擊的作用下,制劑企業的生產成本都將有所提高。之所以現在制劑企業沒有漲價的聲音,是因為現在都在“吃老本”,而***終會何時漲價,漲多少?這就要看誰會開“******炮”!
個人竊以為,漲價在所難免,也可以說是大勢所趨,但近期內是否有太大的影響,還暫無定論。為什么呢?說的大一點,這是歷史進程所決定的。中國在慢慢由發展中******向發達******發展,由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的路子越來越行不通,青山綠水,生態環保是以后的發展道路。但現階段的環保督查頗有一刀切的意味,我想肯定會有所反彈,然后在各自的妥協讓步中慢慢的向環保的方向發展,不能適應的企業自然會被淘汰。
作為農資人到底該從這件事中學到什么,或者說該怎么做,是盲目的聽信要斷貨了,我趕緊補點貨,還是認為這是謠言跟我沒啥關系,愛咋咋地?這都不是我們所應該有的態度。斷貨漲價雖說有一定的夸大嫌疑,但這真的或許是一個開端,一個象征。看到現象背后的本質才有助于我們分析問題。認清趨勢,居安思危才是我們所要做的.